我于2023年10月获得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环境技术硕士学位,成绩为Merit。主要课程包括综合土地和水质管理、水系统与技术以及人类/环境界面。在此之前,我于2022年9月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高级材料科学硕士学位,成绩为Merit,主修微观结构控制、先进材料表征和加工制造。我的本科教育是在武汉科技大学完成的,2021年6月获得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士学位,GPA为3.64/4.0,年级排名第5。

王鑫淼
我于2023年10月获得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环境技术硕士学位,成绩为Merit。主要课程包括综合土地和水质管理、水系统与技术以及人类/环境界面。在此之前,我于2022年9月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高级材料科学硕士学位,成绩为Merit,主修微观结构控制、先进材料表征和加工制造。我的本科教育是在武汉科技大学完成的,2021年6月获得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士学位,GPA为3.64/4.0,年级排名第5。
在学术研究方面,我在东方理工大学进行“超离子无定形卤化物电解质用于全固态钠电池”的项目研究,导师为李晓娜博士。在该项目中,我通过机械化学技术和共熔法合成了高离子导电性的钠离子固态电解质,表征了其长程和局部结构,并研究了钠离子迁移路径。此外,我还在帝国理工学院进行“锂离子电池中Nb2O5和石墨负极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估”项目,导师为Onesmus Mwabonje博士和Jacqueline Edge博士,使用SimaPro软件评估了两种负极材料的环境影响。此前,我在伦敦大学学院进行“通过纳米粒子-镜面配置的腺嘌呤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成功设计并优化了两种改进的NPoM模型,实现了0.1μM的腺嘌呤检测限。
我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特别关注其在下一代高性能电池中的应用。卤化物固态电解质以其优异的电导率和稳定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是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的理想选择。在研究中,我探索了不同卤化物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旨在提高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此外,我还致力于解决其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界面兼容性和制造成本等问题。通过多尺度的结构分析和电化学测试,我的研究希望为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固态电池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